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改教研  >  教改广角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及存在问题

来源:河北省满城职教中心   作者:    时间: 2011-04-19 19:04   点击数:   
责任编辑: 赵梽兵 内容审核:

一、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途径、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
    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一个班的同学水平差异很大,参差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学生分为A、B、C三类,教师从备课到上课有针对性的分块上课,这样使每个同学都能“吃饱、喝好”。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专业理论课结合实验、实训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校立足培养对象,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开发了以实用为主的校本教材,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删繁就简。把比较抽象、理论性强的专业知识尽量简化,甚至不讲。对那些学生可以在实验、实训中可以应用到的专业理论知识重点讲解。另一方面,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使专业的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达到1∶1,加强校企联办、工学联办,形成“车间就是教室”的新格局,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此外,我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农科实训基地、建筑实习基地、电子电托实验室等,学生们一周有一大半时间是在这里上课,有很多动手的机会。
    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中职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影视、动画、图片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参与性,形象性、启发性,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分制、弹性学分制的实施情况
    我校积极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从2005年的新生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用灵活的办学方式方便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提高就业能力,增加了就业机会。
建立了适应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在学分制课程体系中,我们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其比例分为:70%、15-20%、10-15%。在构建学分制课程体系时,我们除了注重课内知识,还注重课外知识,将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纳入学分的计算范围,如: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养成教育、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突破传统的以学生考分评价教师业绩的做法,建立了与实行“学分制”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既要考核教师的常规工作、所教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又要考查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学生毕业时的就业能力等。
   
     三、校本教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校校本教研现状:
    
    (一)组织形式
    我校的校本教研组织形式是:隔周教研活动,分组或集体进行,教研组长为组织者,活动有主题、地点、内容、要求。教研室负责检查落实。

    (二)活动方式
     我校的校本教研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充分利用听课广泛进行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听取全体教师的课,然后评课,说课,总结经验。
     2、课例研究;教研组共同拿出一节课作为教研课例,反复听课、说课、评课,讨论得与失,探讨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方法。
     3、交流体会:学校安排全体教师观看新课程教学光盘,取经探路,在结合自己的班级和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共同发展。
     4、区域听课:到外校听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5、培训形式教研:利用讲座、报告、座谈、交流会等形式教研。

    (三)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校本教研,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虽然在“转变教师观念和角色”和“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1、骨干教师少,教师缺少领引员,缺乏名师的带动。对教改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能正确把握。
     2、校本教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模糊认识,把握不了教研的方向。
     3、 校本教研理论指导不够,培训教材匮乏。
     4、校本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四)以后的主要设想
    一是关于校本培训的目标定位与培训内容的思考。我校校本培训的内容可着重围绕一下专题开展:师德教育、教师基本功、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信息技术、班主任工作、骨干教师培训等专题。
    二是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研究交流为主的培训模式。学校重点培训内容确定几个研究专题,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引导、组织教师围绕“专题”进行学习、实践、反思、交流,通过参与、互动、多向的研究交流活动,一步步提升理念,提高实践水平。

    (五)、文化课程实施的难点、对策与成效
     1、难点:学生基础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不高。
     2、对策: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听懂学会,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目标分层教学改革实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能部分解决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兴趣不高的问题。

    (六)、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的难点与解决的对策
     1、难点:缺乏必须的实验实习设备,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
     2、对策:我校申请的国债项目,机电培训综合大楼正在施工建设,年底可投入使用,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实验实习设备。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引进专业教师,弥补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参加国家、省各级专业教师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