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改教研  >  教改广角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文教学研究

来源:广西石化高级技校   作者: 蒋玲   时间: 2010-07-13 19:01   点击数:   
责任编辑: 赵梽兵 内容审核:

[摘要] 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作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作文教学指导抽象空洞,作文批改费时无功,作文讲评收效甚微,学生作文质量提升慢等情况。探讨了自我批改、自我讲评、同题创作、二度修改等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语文   作文教学


     一、作文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作文主动性差目前中国作文教学基本上分“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步,如果要在每个关键词前加主语,那一定只有一个,就是“教师”。作文教学虽然已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是在这个框架里修补完善。如此,学生主体性在哪里可以见到?学生主动性又如何发挥?

    (二)作文指导抽象空洞每当学生问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时,大多数语文老师的回答是多读多写。这诚然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方法,然而当我们将其反复强调的时候,实际上等于在说,我们的作文指导处在一种无为状态,或者说就是不知道怎么教。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上作文课时,首先进行理论指导,然后布置作文让学生写。学生手执钢笔茫然无措,待老师要求上交作文时,要么匆匆写几句上交了事,要么抄袭他人的文章交差,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作文批改费时无功批改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日常工作,也是让多数语文教师头疼的工作。因为批改作文不能机械化,同一题目不同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变万化,批改作文需要下功夫深入思考,当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由于任务繁重,教师写的作文批语几乎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学生看了几次就不想再看,写作积极性自然无法提高。1978年,叶圣陶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徒劳无功但是大家还在干,还要继续干下去,不是很值得想一想吗?”算来叶老这段话已说了三十年了,可现在作文批改的现状还是象叶老说的那样“徒劳无功”。
 
   (四)作文讲评收效甚微。面对数十个学生,数十本作文,以及紧密安排的课时,语文老师只得抽取写得最好的或最差的几篇典型作文重点讲评,被选中者是幸运的,可以在教师的点评中获得更快的提高,没被选中的学生对讲评的文章漠不关心。更多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则是平庸的,教师在讲评时对这些作文只是泛泛而谈,学生也就泛泛而听,这样的讲评自然收效甚微。

   (五)学生作文质量提升慢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到技校,学生还是继续学习这三种文体,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与知识的丰富,学生所写文章的思想性会有所提高,然而在文章的表达技巧方面仍然进步微小。原因不在于写得不够多,读得不够多,而在于写完之后没有反思也没有修改。文章不是多写就会写好的,一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有经过仔细推敲、反复修改,才能提升文章的质量,同时丰富写作者的写作经验。

     二、帮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自主批改,教师二度评判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评判作文的一些基本标准;其次,要教会学生在写评语时,既指出作文存在的不足,又要尽量挖掘作文的优点;再次,批改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自己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学生之间交换批改,还可以抽取典型作文分小组批改。学生可以自己先行批改,以较小的符号作注释;再由教师二度批阅,在批阅的时候,重点可放在对错误的批注及对学生自评等方面的修改上。这样,学生是自己作业的首位批改者,教师是二度评判与点拨者。同时,这种作文批改方式也具有双重意义:第一、自主批改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评价能力。“自主式”作文批改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互相评价、确认、接受、欣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写作知识及在日常阅读中积累的经验,对自己及同学的作文进行比较、评价、赏析,这不仅可以使原本杂乱的知识体系形象化、条理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他们对作文的感性认识。第二、自主批改促进学生自我反思。首先,学生在指出他人作文存在的不足同时,也会反思自己的作文,自批的过程成为学生再认识、再发展、再完善的过程。其次,当学生的自批获得老师的肯定时,他的自信心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当学生发现自批与教师的批改有出入时,便会产生心理反差,促进反思与理解,从而将批改变为自主参与、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

    (二)学生自主讲评,教师最后总结
                    
     由于教师讲评收效甚微,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讲评的方法。教师选取学生作文中较为典型的例子,组织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将每人的评改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下来,然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讲评,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做既可达到讲评的目的,又可达到教师讲评所达不到的效果。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并且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评判的结果,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辩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三)批改者同题创作,被批改者二度修改
    自主批改过后有可能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批改者的热情丧失,刚开始因为新奇兴致勃勃,新奇过后就会因失去动力而消极怠工;二是反思的效果无法检验。反思,是为了提升作文的写作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虽有反思,但之后的作文仍然没有起色或起色不大。这是为什么?
     一种情况是根本不反思,改完了事。另一种情况是反思不认真、思考不到位、剖析表面化。还有一种情况是为反思而反思,只停留在反思层面上,反思过后缺少实际行动。要使自主批改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教师必须布置新的任务,即批改的同学要进行同题创作,将修改意见体现在所修改的作文里。被批改作文的同学要进行二度修改,被批改的作文不能一看批语便束之高阁,而要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二度创作,否则批改便失去了意义。经过同题创作与二度修改,学生的作文质量才能得到迅速的提升,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才会日益浓厚,形成良性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