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会在人民大厦召开。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强调,我省要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夯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幼儿园:启动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保障留守儿童入园
2010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我省也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陕西省将建成35所县城标准化幼儿园,406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好国家中心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城镇小区、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达到40%,全省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7%,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5%,秋季全面启动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完成5000名教师和600名园长的培训任务。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计划在2013年底前,每个县城至少建成一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成1000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使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形成学前教育县、乡两级骨干体系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完成1.5万名教师和1800名园长培训任务;基本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全省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要综合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积极开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制定完善各类幼儿园办园、收费、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实施办法。
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要统一标准、规范设计。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城乡幼儿园建设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达标准、有规模的普惠性幼儿园。
与此同时,鼓励大中型企业自建幼儿园,按公办幼儿园统一管理。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入园,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质量。
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扩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对富裕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任教的,做好转岗培训,“先培训、后上岗”。
小学、初中: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补助 推行“蛋奶工程” 广西八桂职教网
要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工程,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今年春季起,实行城乡一体的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并逐步提高标准,到2012年,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800元,初中1000元。今年启动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使薄弱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达到标准。与此同时,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校舍抗震加固改造,确保2012年底前校舍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把好教师入口关,严格实施中小学教师“省考县选”制度及“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合理流动。将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房计划之列,改善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作业量、考试频次和难度。以治理奥赛班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突破口,坚决清理、整顿各级各类社会补习、奥赛福岛机构和教辅市场,严厉打击地下考场,关注校长,管好学校,规范个别教师行为,坚决斩断奥赛班的利益链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应积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确保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力度,继续推行“蛋奶工程”,全力保障残障少年儿童和少数民族学生平等接受教育。
加强信息化建设,今年全面完成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加快优质资源建设,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巩固“校校通”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班班通”,使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
高中、中职:建成20所省级标准化高中 促进资源共享 code by Danger
今年,陕西省将加大财政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县域薄弱高中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图书馆、通用技术教室等建设,至少建成20所省级标准化高中。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到2015年,全省70%的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
做好布局结构调整,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每20万人口设置一所、主要设置在县城或重点镇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调整普通高中布局结构,减少学校数量,提高办学效益。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积极推行学分制,落实学生自主选课制度,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
推进多样化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战略,引导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凸显办学特色,形成各自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风格。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今年建成以9所普通高中和7所高校为依托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春笋计划”的深入实施。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相互沟通与融合,积极探索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加强相互沟通,促进两类资源共享,鼓励普通高中生到中职学校选修职业课程,中职学校学生到普通高中选修相关文化课程,构建互通融合的“立交桥”。
高职:整顿不合格职业学校和办学机构 面向农村发展 易龙好,好易龙
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动摇,到2015年,建成60所国家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10个区域性和20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创建30个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办好50个综合性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成15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和150个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专业性实训基地。
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归口管理,抓紧做好非教育厅管理省属职业学校划转工作。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尽快出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扎实开展达标验收,清理整顿不合格职业学校和办学机构。严格规范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命名,四月底前完成更名手续并向社会公布。各市要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加快组建市级职业教育中心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
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今年继续建设10个综合性实训基地,新建8个专业性实训基地、10所省级示范学校、10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特色)学校,培训1000名“双师型”教师。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50所综合性、多功能的县级职教中心,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深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和“一网两面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工程,今年力争建成6个示范县。
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校企合作,2012年将出台陕西省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完善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劳动监察和用工市场监管,定期开展劳动用工执法检查。建立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体系,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比例,今年要达到13%的全国平均水平。
大学:提高生均经费标准 高校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内容来自广西八桂职教网
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生总规模将达到128万人,在校生达到121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6.66%,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全国优势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显著提高。
提高生均经费标准,今年高校生均经费标准由4600元提高到本科高校9000元,2012年本科高校生均经费提高到12000元,高等职业院校达到7000元。
今年,省财政计划安排经费16.5亿元,继续加大对“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和10所省属高水平大学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其继续做优做强。今年起,这些高校在陕招生比例分别要达到30%和35%;指导和争取若干所高等学校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实施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选择10所特色鲜明、学科专业优势明显的高等学校予以重点建设;积极支持其它普通本科院校在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方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施陕西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工程,重点支持6所国家级、10所左右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专业类型相近的高等院校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高校联盟,充分发挥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
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完善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增强工学学科优势,提升理学学科水平,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积极实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支持高校建设一批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支持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国际学术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
提高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按照国家新兴产业和我省主导产业发展需要,中带你建立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等10个行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大对已有的20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学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强力推进教学、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互联互通及共享。建设一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基地,支持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展开合作联合攻关,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