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改教研  >  教改广角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改革新探

来源:   作者: 杨 剑 波   时间: 2011-03-14 18:55   点击数:   
责任编辑: 赵梽兵 内容审核: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主次配合,多管齐下,才能发挥整体效益.
    1999年之后,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普高持续升温,中职教育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下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难度加大.为保证培养合格的中职毕业生,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必须针对生源素质变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掌握教学质量管理的主动权,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有所作为,方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实际,本文仅就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教学管理办法,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中职学校办学越是困难,越要重视抓教学质量,生源素质越是下降,越要重视抓常规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做法,我认为在我校可采用"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办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较为有效.实行这一管理办法,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行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管理具体内容为:"三查"指日查,周查和阶段性教学大检查;"两评"指听课评教和评优听课;"三兑现"指将"三查,两评"的结果与工资外收入分配,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和评选选优挂钩兑现,称为之为"三兑现".
                 
    "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一),三查
                 
     1,日查:指一日检查,包括教学值勤检查,学生课堂学习及出勤情况检查三项.时间从早上第一节课开始至晚自习结束,每日坚持,常抓不懈.主要是检查师生到位情况,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环节的落实.日查对防止教学事故,制止违反教学纪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的误差,并为教师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实现民主管理提供机会.
                 
     2,周查:周查的主要内容有:(1)教学进度;(2)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情况;(3)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等.主要以填写《班务日记》的形式进行.教务科负责对各班每周一送交的《班务日记》进行登录,统计,汇总,并公布统计结果.同时以《周记》的形式及时搜集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和建议,以《教学信息反馈表》的形式及时向有关教师反馈,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校领导,教务科长通过经常查阅这些表格,结合巡视,听课,及时了解教学动态,掌握教学指挥主动权.
                 
     3,阶段性检查:也称教学大检查,是一项规模较大的教学检查活动,以其层次多,形式多,时间长,覆盖面大,涉及面广及信息量大为特征.每学期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期中进行.检查的形式包括教师自查和教务科检查.
    (1)教师自查
    属"微观"检查,主要是以问卷形式进行,由任课教师填写《教学情况自查表》.自查主要内容有教学进度执行情况,下班辅导情况,布置作业与批改情况,单元考及教学质量分配情况,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情况,互相听课完成情况,教书育人情况及教研活动情况等.
    (2)教务科检查
    教务科长对教师进行教学检查可以通过"听,看,查,议,评"的办法进行.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听课是最有效的教学检查办法),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查看教学进度,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等情况,进行教学质量问题分析,评议教学效果.
    教务科长在完成对本科教师的教学检查之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向本科教师通报教学检查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检查各教研组的教学情况,包括:(1)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2)各专业实验,实习,设计的教学与管理情况;(3)教研教改,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情况;(4)对带有倾向性的教学问题进行重点检查等.通过检查,掌握全校的教学动态,为宏观调控打下基础.教务科在完成教学检查之后,应形成书面总结材料,并在"教学例会"上反馈检查结果."教学例会"每两周举行一次,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教务科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
    通过"三查",对教学进行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两评
                 
      两评是指"听课评教"和"评优听课".
                 
      听课评教
      听课评教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彼此之间交流教学经验,通过"评教"活动,达到取长补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之目的.为使听课相对集中,形成气氛,增加效果,教务科或教研室每学期均可安排一个月时间开展"听课月"活动.
      评优听课
      评优即指评选"优质课".评优听课是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听课评教活动,一般安排在"听课月"活动之后进行(亦可在"听课月"活动中同步进行),每学期举行一次.参评教师不受其教龄,职称,学历等条件限制,授课内容和时间由参评教师自己选定.
                  评委会由校领导,教务科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及教师代表组成,依据《优质课评选标准》进行.有关优质课的教案或课堂设计说明,课堂教学录像立卷后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聘,评先选优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三兑现
                 
    将"三查,两评"的结果与工资外收入分配,教师工作年度考核和评选教育先进工作者挂钩兑现称之为"三兑现".学校在制定《奖金发放办法》,《教师工作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及《评先选优办法》中,有机地与"三查,两评"结果挂钩,所以"三兑现"有利于激励先进,奖优罚劣,体现"四个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贡献大小不一样),有利于教学环节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三兑现"是学校依法治教,从严治校的重要举措,由于"三查,两评,三兑现"的教学常规管理方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便于操作,赏罚分明,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支持.
                 
     二,改革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保持这一特色,课程设置是根本.而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对教学质量影响重大.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采用三段式,即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的模式.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必须改革.
    本人认为必须打破原有的课程三段式,把全部课程分为"宽基础,活模块"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职业或工种,而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职业或工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职业技能为主,这种课程模式的实施,有利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目前缺乏操作性强的手段.如果能大面积实施这种模块课程,就能使职教教学管理既落在实处,又便于操作.这种管理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第一,通过"一纲多本"的形式,管理"宽基础"阶段的课程."宽基础"阶段所学内容,由于并不针对某一职业或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基本素质,成百上千个专业因此可归类为几十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的"宽基础"阶段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即使有差异,也可通过"一纲多本"的形式解决.
    
    第二,通过职业资格鉴定,管理"活模块"阶段的课程.我国已经推出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正通过与各行业的合作,制定职业资格标准.而"活模块"阶段的课程设计思想,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且力争做到行为目标化,职业资格鉴定由专门部门进行,也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达标率来评估学校"活模块"阶段的教学质量,管理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上述两方面的管理,不但使教学管理能落在实处,而且使教研工作也有了极强的操作性.
    这种"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的实施,不但有利于校内教研活动的组织,而且有利于考教分离和考核社会化;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教师自定教材,自定进度,自选考题,自己判卷等教学随意性的弊病,还有助于学校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与反馈.
                 
     三,大力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中职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针对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要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及实训教师队伍建设,要注意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
    职业学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对生源素质下降且呈现严重参差不齐的现实,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生源素质的变化,实现因材施教;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还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要面向市场,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技能培训方式改革.
    职业学校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开发或选用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课程或教材,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要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做人,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职业学校的教师去实施."三查,两评,三兑现"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的实施,也需要教师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参与.
    职业学校教师的大量付出,需要学校组织的体贴和关怀.学校要为教师在教学,科研,进修,职称评聘,政治进步,生活保障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当好教师的"后勤部长",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学校行政后勤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带动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教师有精力,有体力,心情舒畅地搞好教书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