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商贸技工学校是一所创建于1979年、由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举办和管理的自治区直属公办学校、省部级重点技校、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也是一所广西农民星火科技培训学校。相继获得“广西‘十佳’技工学校”、“广西绿色学校”、“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供销系统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供销系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民星火科技农产品经纪人优秀培训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现有在职教职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具有技师级及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7.9%,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50%以上。开设有市场营销、电脑财会、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与服务、商场管理与服务、电子技术应用等15个专业,共60个教学班,在校学历生3100多人。每年还承担各种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达2000人次以上。建校32年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3600多名合格的毕业生,培训社会从业人员15200多人。
2010年,广西商贸技工学校成为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扶贫办)设立的7所自治区直属职业院校扶贫培训基地之一。在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以提高我区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能力为目标,以各有关市、县、乡镇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为平台,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经营能力为着力点,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在加大和推进我区贫困村农民科技扶贫培训工作力度,逐步提高贫困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一、开展扶贫培训工作情况
(一)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1、全力以赴,超额完成招生任务。2010年,区扶贫办下达给我校招收贫困学生(中职学历教育层次)任务350人,我校实际招收532人,完成招生任务152%。
2、精心策划,分步实施,确实抓好培训工作。我们精心修订教学计划,合理编班,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3、严格审定,规范操作,及时落实各项资助。一是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执行政策不走样。二是实行资助公示,增强资助工作透明度。三是抓好学生资助和教育相结合,在学生和家长中广泛开展资助宣教活动,使政府的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四是建立贫困生资助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实、资助对象清楚、资助资金及时发放。
2010年,我校分别被评为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和自治区技工学校助学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二)贫困村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
2010年11月,我校受区扶贫办的委托,举办了1期全区贫困村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为来自全区30多个县(市区)100多个贫困村培训了105名农产品经纪人,为广西培育新一代农产品经纪人、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和促进贫困村的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贫困村新一届“两委”干部培训工作
2011年4~6月,我校又接受区扶贫办的委托,连续举办了3期全区贫困村新一届“两委”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16人,为提高贫困村新一届“两委”干部的综合素质,培育贫困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强化责任,落实政策,确保培训目标任务的完成。
学校始终把扶贫培训工作作为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一次培训都明确要求培训老师要把真本事传给学员们,要求从业人员要将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于今后的生产和经营,争做致富的带头人,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和取得实效。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扶贫培训各项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工作小组。在每期培训前,学校都精心制定培训工作方案,落实培训师资和场地,确保学员们有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顺利培训任务。
(三)注重实效,提高质量,不断增强培训效果。
学校针对扶贫培训班学员的实际情况,采取邀请领导和专家进行理论授课与现场参观考察的培训方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四)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增强扶贫培训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学校联系教学实际,集中优势教育资源,使扶贫培训做到“三优”:优秀的培训教师、优质的教学设施、优化的学员管理,使扶贫培训工作有声有色,成效突出。
三、一些建议
(一)在开展扶贫培训工作中,希望也能适时开办各培训基地(学校)的师资培训班,以便提高扶贫师资队伍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二)深入贫困村开展培训。根据贫困村农民的生产实际需要,直接深入农村一线,采取集中培训和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家课堂”、科技致富带头人、农民实用技术等培训。
(三)以劳务输出推动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积极开展以培训带动劳务输出,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成果。
(四)合理设置培训专业的内容。要多方考察劳动力市场,合理设置培训专业,以适应广大贫困村农民对参加就业培训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培训效果。
(五)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培训后学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对不合格的学员重新“回炉铸造”,鼓励已实现就业的学员继续提高素质,形成“以培训带就业,以就业保培训”的良性循环。
二○一一 年六月十五日
1
Copyright © 2022 广西商贸技师学院 版权所有. 桂ICP备08002298号
校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岭路73号(大岭校区)/广西南宁市明阳工业区明阳大道13号(明阳校区)
邮编:530007 电话:0771-3215860(招生电话)/0771-3213263(校办公室)
信息与网络服务中心维护 管理员信箱:admin#gxsmjx.com